【课程背景】
“就业难”、“90后”、长达2~3年的培养期、高达70%的离职率、口口声声说不为了钱却为了细小工资差别而跳槽——这就是让我们爱恨交加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似乎成为了公司人才体系中的鸡肋!虽然很多企业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但是却承受着社招人才的高成本、难融入、高风险、高离职率的巨大压力,很多企业也曾为是否要招应届生彷徨不已……不是企业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而是投入高、周期长、成长慢、产出收益不可控!这才是企业和HR们真正的心声!
如何让应届生快速成为公司人才阶梯的坚固基石?如何让应届毕业生快速成为公司财富级人才?如何构建一套目标明确、周期缩短、过程标准、培养风险与收益可控、行之有效而且还能融入原有机制的应届毕业生培养体系?如果有,这将是很多企业高层与HR从业人员朝思暮想的体系——红苹果计划应运而生!
红苹果计划的雏形,是江明博士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6年的时间构建与验证的应届毕业生系统培养体系。这家企业也曾深受困扰,但在该体系成功运行后,应届毕业生的培养周期从两到三年缩短到9个月至18个月,主动离职率从35%降到了5%,应届毕业生培养体系成了这家企业的人才体系建设的基石,在此体系基础上,还构建与完善了导师管理体系、讲师与课程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重塑了企业文化。
【课程对象】
人力资源副总裁、总监、经理,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总监、经理
【解决问题】
1、重新认知应届生培养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中的价值;
2、理清对应届毕业生ROI(投资回报率)的高效运行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3、明确目标导向下的应届生培养地图;
【学员收获】
1、重新认知应届生培养在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中的价值;
2、理清对应届毕业生ROI(投资回报率)的高效运行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3、明确目标导向下的应届生培养地图;
4、发掘企业内部的应届生最佳成长路径;
5、掌握应届毕业生培养的系统资源配置方法;
6、借鉴知名企业的应届生培养最佳实践经验;
7、发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人才质量、夯实人才梯队的有效途径;
【企业收获】
1、应届毕业生培养周期缩短至3-12个月!
2、应届毕业生的主动离职率(从平均50%)降到10%以内!
3、每年节省工资200-500万元!
4、快速梳理出一套应届毕业生系统培养方案、形成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多年收益!
5、人才梯队培养的“接地气”整体思路与氛围
6、创造一批(50位以上)人才培养的导师、讲师、专业课程;
7、形成一整套专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课程大纲】
第一部 重塑造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根基
1.刘易斯拐点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才
人才培养速度
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成本
3.中国企业人才观
国内人才培养的短视性原罪
空降策略的全线失败
将帅文化下的由上而下的人才培养惯例思维
讨论:人才梯队应该是自上而下建好,还是自下而上建?
4.人才梯队建设应该何处着手-一种视角
5.HR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重点与抓手
6.供给环境—中国人才供给现状
7.时代产物——应届毕业生再认知
第二部分 人才建设的经济账
1. 中国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人才的浪费
2.人才培养实践的代价——一家失败的跨国企业案例
3.让应届毕业生成为可口的“红苹果”标准—培养目标
4.经典案例分享一家企业技术人才成长路径
5. 应毕生培养ROI核算——揭密人才培养黑洞
6.全景呈现——应届毕业生快速成财的三纵四横体系
第三部分 体系详解
1.预与立——如何做好校招计划
2.选与聘——如何做好校园招聘
3.选与育——如何规划实习期
4.适则存——如何做好试用与见习管理
5.留与用——如何岗位胜任培育
6.专业胜任——六阶段专业快速成长路径图
7.心理胜任——六阶段成长心理路径图
8.成长驱动力——外因与内因分析
9.阻力识别——加速成财的体系障碍
特质属性认知
培养体系诊断
公司讲师状况分析
公司导师状况分析
员工关怀机制分析
公司隐形资源支撑体系解析
公司用人文化与机制分析
校招毕业生成长常见路径分析
现场演练——诊断与障碍识别
第四部分 应届生快速成“财”的策略
1. 应届毕业生快速成财的七个法则
2. 资源聚集——应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
2.如何构建应届毕业生的成长路径图
3.寻找快速成财的“快捷方式”
4.社会适应性——聚焦能力与方法
5.缩短达到胜任标准的六法则
6.成财鞭策——激励与考核体系
7.成财辅导——打造导师体系
8.资源支持——讲师与课程体系模型
第五部分 全景回顾
1.麻烦聚集与再审视
2.立即行动——制订应届毕业生体系改造计划
3.如何使应届毕业生体系落地并嫁接人力资源体系
4.如何推动高层与用人部门参与?
5.课程回顾与答疑